檢驗方法編輯一般水質參數的測定方法基本上屬于物理和化學檢驗,依據的原理和采用的儀器與操作來自一般的分析化學方法,近來趨向于采用快速、靈敏和準確的儀器分析方法,如溶解氧、生化需氧量、總需氧量、化學需氧量、總有機碳等參數都用專用的分析儀器測定。生物檢驗包括常用的細菌檢驗和顯微鏡檢驗、檢驗水的毒性的魚類毒性檢驗、反映水的毒性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的機體中殘留毒物檢驗和生態檢驗。就檢驗方法而論,后兩種檢驗已不屬于水質檢驗。細菌檢驗主要是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的定量測定。顯微鏡檢驗是指細菌以外的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的檢驗。為了保證所得數據的準確和要求的精度,提高數據的可比性,有關部門常制定水質檢驗的標準方法。其中環境部門和衛生部門制定的方法常廣泛適用。檢驗水質時應當采用標準方法,這是十分重要的。
用于檢驗的水樣,應能代表檢驗的對象。因此,水樣的采集、運送與存放也是重要的技術問題。水樣采集的地點與時間、采樣的容器與方法和水樣的運送與存放都要保證水樣的代表性。
在評價水樣水質前,應檢查采樣過程和審核結果的準確性??梢杂靡恍┓治龇椒▉頇z查,例如比電導測定、離子交換。也可以根據參數間存在的關系來核查,例如陽離子的總量應相當于陰離子的總量,離子的總量應等于或接近溶解固體、pH值、堿度、硬度之間和BOD5與COD之間分別有一定關系等。
水質檢測采集與保存編輯水質檢驗的水樣采集、運送和保存,根據檢驗項目確定。pH值和余氯在現場檢驗,其他在試驗室進行。水樣用洗凈的硬質玻璃瓶或聚乙烯瓶裝,取樣后密封、避光、隔熱或降溫至4℃,在24h內運送至檢驗點。由于水樣中某些物質的沉淀吸附、氧化還原、溶解、揮發或變為細胞結構中的有機結合物的變化,在不同檢驗項目的水樣中,需在采樣時加入不同的化學保存劑或細菌抑制劑。如:氰化鈉試樣加NaOH至pH>12;汞、鉛、鎘、鐳、鈾、釷等微量溶解的金屬試樣加HNO3至pH<2;酚類試樣加H3PO4至pH≤4,并加CuSO4(1g/L);檢驗細菌用的采樣瓶必須滅菌。